「土風舞之友」: 顧名思義「土風舞之友 Folkdance Fan Club」,是由一班土風舞 Fans (擁躉)組成,「土友」們盡情地享受自己喜愛的舞蹈,不論東方、西方、傳統的、新編的,只要是音樂悅耳的、優美的、或是節拍感強勁的,或是舞步輕快的等等‥.,我們這班Fans都不會錯過。我們亦會竭力地把這樣可愛的活動宣揚出去,因為「土友」的宗旨是---合力推廣我們所喜愛的土風舞活動。
網頁
▼
香港土風舞歷史
《一本屬於全香港土風舞界的書》梁成安著,香港:中華書局(發行),2002年。(175頁)
本書是香港藝術發展局贊助香港舞蹈界聯席會議的計劃,繼《香港舞蹈史》(2001年出版)之後的另一成果。作者梁成安博士是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是業餘的土風舞愛好者,他在本書的〈序言〉中說:「出版這本書是對本人一個挑戰,因為本人並未有嚴格的歷史學術研究經驗,而很多資料來源都是來自業餘愛好者的口述及記錄。」亦正如作者指出,《香港土風舞歷史》「是一個未完的故事」,例如有關校際舞蹈節及香港公開舞蹈比賽等,都有待更多的補充。無論如何,此書為香港土風舞歷史譜寫了藍圖,提供和保留了若干珍貴資料,是很有意義的。
全書共有五章,第一章為總論,第二至五章分別探討以下四個發展階段:
(一)1967年以前──計有社會背景、華革會、郭世毅、音教會、施明、教育學院、蔡濟淮、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何烈基先生(Rickey Holden)、方圓社、香港學校舞蹈節校際舞蹈比賽、香港大學及小結十三節。
(二)1967年至1979年──包括社會背景、成人教育康樂中心、康體處、呂鈞洪、蓓蕾社(創社時代)、舞蹈及音樂服務社(DMS)及曾小星、李玉冰、社團、青風、旋藝社、翔之社、其他社團、同樂會及小結十四節。
(三)1979年至1986年──分為社會背景、蓓蕾(聖匠時代)、郭緒強先生、中文大學、聯校土風舞學會(Joint School Folk Dance Society)、蘇格蘭舞、國際土風舞學會(I. F. A.)、荃灣舞蹈促進委員會、民風社、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會(Imperial Society of Teacher Dancing ISTD)、同樂會及小結十二節。
(四)1986年至現在──分為社會背景、蓓蕾舞蹈社(美孚時代)、劉定國、馮杏美、李光華、香港大學、楊君儒、索意西方民族舞蹈團(前身為九龍城西方民族舞蹈團)、藝摯歐洲民族舞蹈組、香港土風舞總會(Folkdance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旭穎西方土風舞蹈團、舞之集、何志雄、鄧愛儀、樂苗社、盈風、舞飄、臻青、飄躍社(Caper Folk Dance Group)、樂舞者、梁綺霞、青春樂、香港土風舞聯會、香港人到海外土風舞研習營、全港公開舞蹈比賽及舞蹈博覽、香港學界舞蹈協會、香港舞及小結二十八節。
書末還有十個附錄,依次為:
(1)港九音樂教育研究會;
(2)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簡史;
(3)翩翩二十年──楊子潔:校際舞蹈節歷史;
(4)呂鈞洪先生曾教授的土風舞班及課程;
(5)蓓蕾舞蹈社年曆;
(6)1977年9月刊登於《香港土風舞》之「港九新界土風舞例會時間表」;
(7)外國導師在香港教授土風舞的紀錄;
(8)旭穎歷年創作及活動;
(9)「小亞營」歷屆授舞導師和舞蹈記錄;
(10)1996至2000之Top 100記錄。
參考資料來源: 香港浸會大學 (當代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