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波蘭

Mr. Rob de Vriend提供

須文宏譯

原刊於奧羅舞訊第48

一、簡史

1966, 波蘭人民慶祝他們國家1000歲的生日, 同時他們的國王密埃斯可 (Mieszko) 一家人接受宗教受洗禮。 密埃斯可王族與他的子民代表了一群西方斯拉夫人的特質, 這一份特質正如 " 波蘭 " 這一名詞般的響亮獨特。

長久以來, 「波蘭」這個國家一直沒有穩定的國界, 在布雷斯羅一世 ( Boleslaw 992- 1025) 的第一次領土擴張後, 及布雷斯羅三世 (Boleslaw Crooked Mouth , 1102-1138) 的再擴張後, 波蘭便淪入德意志帝國的影響, 徹底被殖民地化, 而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省治。 接著, 拉迪斯勞四世 ( Wludislaw the Dwarf, 1260-1333)達成了波蘭境內各省的團結,而在卡利米茲三世 (Kazimierz the Great,1333-1370) 手中創造了波蘭最輝煌燦爛的年代。

1370年至1572, 波蘭便由嘉格羅利安(the Jagiellonians)王族所統治,他們以擴張領土為執政首要目標, 在領土的大肆擴張下, 1569 年曾擴及至黑海岸, 這樣子的擴張行動, 間接也導致了政權的崩潰。 16世紀的波蘭, 具有貴族身份的人口比例佔全國人數的10 , 這群貴族非但對國王造成莫大的威脅, 也影響了在城市及鄉村人們的生活, 1565 年禁止波蘭輸出穀類, 但當時穀類是輸出主要物資, 致人民損失重大, 1496 年則下達鄉村人民禁止遷移, 使得他們陷入了農奴 (serfdom) 的境遇。

1573, 波蘭國王開始由一個貴族和神職人員組成的議會選舉產生, 這國王常常是由外國人來擔任。這議會有一特色, " 議案須經在場人士全體通過, 才能做定論 ", 這種模式一直延續到 1791 ,所以開會結果多是 " 議而不決 " 。在與瑞典﹑蘇俄﹑布蘭登堡和土耳其的爭戰中, 分別取得了不少領土, 但在 1683 , 漢索比爾斯基( Jan Sobieski, 1671-1696) 切斷了土耳其從西方運補貨品的路線後, 波蘭的光榮時期也到了終點。波蘭逐漸變成了俄國﹑奧地利﹑德國等列強的政治玩偶, 18 世紀, 一直延續到 20 世紀, 會遭遇到這樣的結果,其實波蘭政府本身的不協調和無能是最主要的因素。在177217921795年,波蘭便被俄國、普魯士及奧地利三國當作戰利品,「賣來賣去」了。

1815年," 波蘭協會 "的組織在維也納成立,直到1914年,該組織仍仰賴俄國生存。18301831年間,一場失敗的革命使得波蘭自治的希望落空,而變成附屬俄國的行政區,此後在184618481863-1864 年均有革命行動,但結果卻只是加劇俄國對此地的嚴厲控制。

19世紀末,1863年革命失敗後,波蘭的實證哲學(positivism)運動興起,他們強調不再對俄國當局做一些沒有效果、無謂犧牲的革命行動,而是用心在逐步發展波蘭文化,由於在政治上的禁忌,他們不談政治,而將焦點放在文學領域,以文學推動民族的進步,於是「實證哲學」運動便順利的推展開來了。

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大革命,終於讓波蘭在1917年獨立。

波蘭獨立後,實施了短暫的議會民主政治後,便由皮爾梭斯基 (Pilsudski)強力運作下成立了半獨裁式政府。新國家的成立,百廢待舉,經濟、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全國人口中有 1/3以上非波蘭裔,便是一大麻煩,全國性經濟不景氣,也導致動亂不已,人口過剩的壓力更是接踵而至。這樣一個積弱的波蘭,很快就在19399 1 日成為納粹德國口中的肥餌了。兩週後,東方的俄國遭受無情攻擊,波蘭獨立也同時宣告結束。再一次,波蘭又陷入四分五裂。經過二次大戰的洗禮後,波蘭總共犧牲了六百萬人的生命,其中的三百三十萬人是居住在波蘭的猶太人。194411月,在俄國軍隊的幫助下,波蘭軍人回到家鄉重建家園,波蘭再次獨立,疆界也再一次重劃。1948年,推動共和政體的力量滲入波蘭工總(the United Polish Labouror Party, PZPR) ,波蘭於是變為社會人民共和政體,並隸屬東歐集團的一員。

二、東西歐之間

在斯拉夫人眼中,波蘭人是他們族群中的少數民族,而我們由歷史的發展軌跡中,也同樣可以印證上面的說法,簡言之,波蘭人對於西方世界的親近,遠勝於在他們東方的斯拉夫人。其實,波蘭正是處在東、西歐文化的交接點上,可以說來自東西兩方文化的衝突與融合,造就了波蘭這一位美麗的混血兒。

整體來說,由於波蘭不像其他巴爾幹國家長期受到土耳其人統治,波蘭與東歐世界的接觸極為頻繁,除了在 1617 世紀曾為了尋求民族的認同及情感激越,而與東歐世界靠攏而發展出一些東歐型式的服飾、髮型、甚至煩瑣的儀式。然而,波蘭人最後到底還是轉向西歐世界。波蘭現在是羅馬天主教(Roman-Catholic)信仰的國家;國王經選舉產生是西歐國家的影響;傳統音樂的節奏正規,很少見到一些非西歐正統樂器;舞蹈以雙人舞及華麗舞為主流;許多異議人士和革命家最後都流亡西歐國家,像法國;波蘭勞工大量湧入德國討生活,在1900年左右,約有65萬人湧入德國及丹麥。

在此同時,波蘭已成為單一種族的國家了。原先在 1939 年還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猶太、白俄、烏克蘭、德國裔的人口,在二次大戰後全部離開了 (不是被大量屠殺,就是種族大遷移) ,因此,境內99%以上的人口是波蘭人,其中又有98% 的人民是羅馬天主教徒。950 萬波蘭人由於貧窮移居國外,單單是美國,現在就有650 萬的波蘭人。

由於人種單一化,以及民族情感的凝聚,二次大戰後波蘭很快也重建了。

三、波蘭地理的劃分

波蘭從來沒有確切的國界,因此,區域的劃分主要是由政治狀況、社會經濟環境等因素所主導,此外,不同區域的劃分,從文化的觀點上來看,也包含各區域和其他國家相接觸後的影響。

從中世紀,波蘭就有一些固定區域被劃分出來:大波蘭區、小波蘭高地、波摩蘭尼亞、西里西亞平原、及馬蘇里亞。

由於波蘭歷史上的動盪不安,有關於各區域文化及民族風誌的獨特性和差異性變的愈來愈模糊,特別是在十九世紀工業興起,鄉村的農民紛紛湧入城市中,各地區文化差異的消失也就越來越快了。到了20世紀,這種文化單一化的腳步仍舊大步邁前,在1945年之後,除了因山脈阻隔尚能保有本身特有文化 (特別是波多賀(Podhale) ) 外,其他已經完全歸於一致,也可以說,波蘭已成為現代化的單一國家了。

馬蘇里亞 (Mazowsze, 又稱 Mazovia)位於波蘭中南部的平原,華沙(Warschaw)是首府。這裡的居民以務農為主,他們普遍有著勤勉務實、不屈不撓的保守性格,說起話來慢吞吞的,句句經過深思熟慮的樣子,常常喜歡用一些格言成語。這兒是波蘭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民俗風情則不若波蘭其他地區的多采多姿。

小波蘭高地 (Malopolska, 又稱 Little Poland) 首府克拉科(Krakow),是波蘭都市化及工業化的中心,也是文化重鎮。其實,整個小波蘭高地的大部分地區都座落在蘇聯境內,因此長久以來波蘭文化便大受在此境內克拉科夫人(Krakovians)的影響,該民族的天性活潑,連帶他們的音樂舞蹈都是極為興奮熱烈的。

★西里西亞平原 (Slask,又稱Silesia)位於波蘭西南部,首府華克勒 (Wroclaw) ,此區深受德國的影響,有許多捷克人、德國人和波蘭人在此混居。其中波蘭人信仰羅馬天主教,但德國人和捷克人則多信仰基督新教(Protestant),所以在德國人為主的聚居地,許多波蘭人改變了信仰,不過鄉下的波蘭人則未受影響。

大波蘭區 (Wielkopolska, 又稱Great Poland) 是波蘭的發源地,第一個王朝-波雅斯特王朝(Piasts Dynasty)即建立於此地,首府波茲南(Poznan)。本區受德國影響亦深。大波蘭區的人口較稠密,居民一般的生活水準於較全國其他各區都要高,這兒仍以農業發展為主流,不過工業的發展也不錯。

波摩蘭尼亞 (Pomorze,又稱Pomerania,'濱海之地') 首府格但斯克(Gdansk),位於大波蘭區北部,近波羅底海(Baltic sea),信仰基督新教的卡斯魯比克人(Kaszubics) 是主要的居民,區內主要為農業、造船業和捕漁業,在漁村中居民的生活普遍貧窮。

★波多賀 (Podhale)首府沙可潘尼(Zakopane),是小波蘭高地中的一小區。由於整個區域位居喀爾巴阡山山脈之中,與外界隔絕,而發展出特立的文化。此地文化展現出非波蘭化(un-Polish) 的特質,稱為牧羊文化(Sheepculture)

四、波蘭舞蹈

大多數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政府對於民俗舞蹈的保護及推展皆不遺餘力,像波蘭便在1951年將民俗舞蹈規定為學校必修課程。對於這些社會主義國家而言,他們需要發展出一套正規、純潔,屬於國家人民的思想主流(national theme),以抗衡資產階級的思想(bourgeois theme),因此,他們著眼於國家意識的開發,並發現國家舞蹈( 也就是民俗舞蹈 )的發展及輸出極為重要。而對於那些專業,或非常棒的業餘舞者而言,民俗舞蹈則成了他們探訪西方世界一條最好的道路。但是時代的推進,波蘭也同樣在工業化、都市化、現代化媒體 (報紙、電視、廣播) 和國際間的頻繁接觸下逐漸遠離了傳統,很自然的,傳統生活中的民俗音樂舞蹈也越來越少了。

在波蘭舞蹈中最重要的就是「雙人舞」,雙人舞為主的情形顯示了波蘭受西歐、及其他中歐國家 (如捷克、匈牙利) 的影響遠勝於巴爾幹諸國。這種現象同樣也表現在音樂及樂器上:常見的節奏為(3/43/82/42/84/4) ,常見樂器則有提琴族中的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其中一種小提琴(Fiddle)還常用作敲擊樂器,其他的還有笛、揚琴(dulcimer)、手風琴(accordion),在山區也有些風笛、木製喇叭及號角。

波蘭雙人舞強調在空間中的自由移動,另一種說法就是,舞蹈表現的體態(figures) 遠比舞步(steps) 的精準來的重要,而它的特點就在於舞曲節拍的轉變。男子的特技動作只能在來自山區的舞蹈中見到。在波蘭舞的劇場表演中,常會發現許多中歐及俄國舞蹈的影子,其實這許多舞蹈特質的展現與摹倣,是很自然地就在一群群舞蹈團體間逐漸傳佈開來。

在歐洲舞蹈中,另一項很重要的是民俗舞蹈與社交舞蹈(Company dance)間密不可分的關係。許多由農夫們跳的舞蹈被轉化為跳舞場中、舞廳中的舞蹈,特別是中歐的波蘭、匈牙利、捷克等國家,就將這些鄉村舞蹈變成了馬則卡(mazurka) 、勇士舞(krakowiak) 、夏得西(csardas) 、撲克(polka) 等,當然,宮廷舞與社交舞中的一些元素,或是由民俗舞蹈家自行重新編製,或是與古老傳統的舞蹈結合在一起,而融入了民俗舞蹈之中。到底民俗舞蹈和宮廷舞蹈最後的差異在那裡呢?主要應該是在舞蹈技巧上風格與設計的不同吧。

在波蘭,宮廷對鄉村的影響很大。從中世紀始至19世紀,乃至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貴族一直掌握著全國大小事務,居住在鄉村的大地主貴族們,一方面推動波蘭文化的現代化、都市化,一方面也將鄉村農民的特質帶入宮廷。由於宮廷與在鄉間居住貴族的特殊關係,波蘭便在宮中逐漸的發展出了五種國家舞蹈:舞會行列(Polonaz 、奧貝蕾克(Oberec)、勇士舞(Kujawiak)、馬珠兒(Mazur) 、和尋夢舞(Krakowiak) 。這些原先只在國內少數地區或城市跳的舞蹈,經由逐漸傳播發展而變得全國皆知,全國人民都跳它,且有許多針對這些舞蹈的風格及規則被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