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土耳其與希臘

須文宏編

原刊於奧羅舞訊40

一、淺談土耳其

從我們以往讀過的歷史中可了解,土耳其人和我們中國人關係很密切,再清楚的來說,土耳其人其實就是我們歷史上的「突厥」人。土耳其人隨著年代、接觸國家、佔領地點的不同,有著各種不同的名稱,像漢朝稱「匈奴」、唐朝稱「突厥」、「回紇」、阿拉伯人便稱他們為「維吾爾人」,在土耳其人信奉回教之後,又被人稱為「土庫曼」人,到最後他們被趕到小亞細亞建國,一部份仍維持游牧傳統的土耳其人又被稱為「尤魯克」 (Yoruk)人。所謂土耳其人 (Turk) ,其實可泛指所有以突厥語為母語的各族,如亞塞拜然、哈薩克、吉爾吉斯、韃靼等,也可單指小亞細亞的土耳其人民,至於土風舞中所說的土耳其舞究為何指? 依照這許多舞蹈的來源看來,大部份確為小亞細亞土耳其的舞蹈,但也有些舞是屬於廣泛土耳其的範疇。

土耳其國土橫跨歐亞大陸,原本歐亞陸塊是相連的,但由於地球的板塊運動,一部分地盤沉降形成愛琴海,另一部分則向東北斷裂,出現達達尼爾、馬爾馬拉和博斯普魯斯海峽,曾經是土耳其首都的伊斯坦堡就是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西側。

位在土耳其國土中部,黃褐色的安那托利亞高原,是土耳其國土的主要部分。安那托利亞是由峽谷崩裂及火山山峰構成,土壤肥沃,遍地都是白楊樹環繞的小麥田地,由於它位於歐亞接合地帶,東西方文明的接觸,加上各民族國家的爭戰無時而已,可以說是世界人類文明的搖籃。西元前兩千人塞提人統治此地,接下來先後有腓尼基人、里底亞人與波斯人來這兒,到西元前三世紀,戈拉丁人建都安卡拉,後來羅馬人與拜占庭人也曾來此,西元三三○年君士坦丁大地建都拜占庭堡,並改名為君士坦丁堡。到了十一世紀,土耳其人由東方遷徙而來,建立回教國家,十三世紀成為鄂圖曼帝國(註一)的一部分,一四五三年東羅馬帝國亡國後,土耳其帝國建都於此,君士坦丁堡又改名為伊斯坦堡。單就伊斯坦堡交織著東西方文化、回教與基督教、原住民與外人爭戰等的影響,就該知道土耳其人是生存在怎樣一個「矛盾」的情境了。

要說到「矛盾」,土耳其是一個回教國家,但基督教卻也和這兒關係密切,便是一例。相傳諾亞方舟在創世紀的洪水退了以後,就是在現今土耳其東部的最高山阿拉拉特山(Ararat)山頂著陸,而在信史而言,這兒則是基督教向北傳播的早期歷史舞台,是基督教早期發展的搖籃。因此,在土耳其不但處處可見回教清真寺的尖塔,也可以見到為數極多的基督教早期教堂、修道院等遺跡。

雖說土耳其是一個如假包換的回教國家,但它社會的開放卻是令人咋舌,單就女人的穿著而言,他們不像篤信默罕默德的阿拉伯國家一般,必須包裹住全身,並以面紗遮住臉龐,他們也戴頭巾,但很少用來遮臉,在大都會裡,甚至迷你裙、露背裝都可見到。土耳其人當然是不吃豬肉了,但除此之外,他們對煙酒的禁忌,也不如其他回教國家的嚴格。基本上,這樣的一種對於宗教認知上的差異,多少與土耳其人的歷史、地理位置、甚至民族性有關。就拿土耳其人對東西方的印象來說,他們直覺上便覺得東方人比較親切,正因為土耳其身處歐亞兩大陸的交會處,有意要踏入歐洲社會,卻又割捨不下東方情結,於是在宗教、社會、意識上,都有著難以定位,充滿矛盾的情結。

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獨立,一九二三年遷都於安卡拉市,領導土耳其獨立革命成功的土耳其國父凱末爾,是一位不可不知的人物。安卡拉位於安那托利亞高原中北部,世界聞名的安哥拉羊(安卡拉舊名就是安哥拉),就是這裡出產的。這裡是古安那托利亞文化重鎮,有許多博物館,凱末爾的墳墓和紀念館也在此,它雖然是土耳其的政治中心,卻只是土耳其的第二大城。

伊斯坦堡是土耳其最大都市、最大港、最大商業中心,和最具吸引力的觀光大都市,它的人口近千萬,海峽分隔的東西兩岸是亞洲和歐洲。歐洲區發展較早,古蹟多,而亞洲區部分則是在人口大量增加,渡輪及跨海大橋興建後才逐漸發展起來的。

土耳其的東方血統,或許也使得土耳其人同樣具有熱情好客的民族性。土耳其人的好客熱情到了誇張的地步,像土耳其的貨幣近年來大幅貶值,便是一例。土耳其的貨幣叫「里拉」(Turkish Lira),原本土耳其里拉的面值比美元還大,但近年來一路貶值,到現在一美元可以兌換到一萬七千多里拉。土耳其錢快速貶值的主要原因是「鈔票印太多了」。為什麼要猛印鈔票呢? 其實是政府財政赤字過高,公營事業一路虧本所致。至於為什麼會赤字過高呢? 打死你也不會相信,本來土耳其經濟體質便不好,但由於蘇聯解體後,各共和國狀況都不好,土耳其竟「泥菩薩過江」還猛印鈔票或舉外債,來濟助它這一群蘇聯姻親,一方面是「摯情感人」,另一方面也實在是「窮大方」。看到土耳其人的這種表現,是不是倍感親切!

其實,最令人感興趣的應該是「土耳其」和「火雞」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在土耳其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火雞原產地是在印度,土耳其話叫作Hindi ,意思就是『從印度來的』。在鄂圖曼帝國時,火雞卻被從土耳其帶到了英國,英國國王問火雞是從那裡來的,有人就說是從Turkey來的,從此火雞的英文就叫作Turkey了」。

註一:鄂圖曼帝國,亦為奧斯曼帝國,鄂圖曼為英文Ottman的譯名,奧斯曼Osman 則是土耳其文的譯名。

須文宏譯

原刊於奧羅舞訊48

二、土耳其傳統服飾

在土耳其境內,三分之一的土耳其人居住在城鎮中,其餘的人口則散居在鄉村,有些人甚至長年居住在人跡罕至處,因此,土耳其的傳統習俗被保留的很好,包括傳統服飾也是,在慶典年節中均可以見到。他們製衣的布料,多是家中自行編織的,因而在土耳其的舞蹈中,編織的動作常常可見到。布料多是由絲、棉織成,有著花朵或班紋的式樣,質料很輕,很少使用刺繡,刺繡大概僅見於少數的褲子及夾克上。

土耳其女性服飾多是花色繁複的布料製成,種類樣式繁多,因此刺繡的使用便顯得多餘而不重要。紅色色調最常被使用,以指甲花中萃取的紅褐色顏料( henna )最常被使用,它也常被使用於身體上的著色。

衣服的基本型式,長年來並沒有太大改變,且各地區間的差異也很小,一種稱為「莎伐( Salvar )」,十分寬大鬆垮的褲子是大部份地區的女性服飾。在安那托利亞東部城市依拉利格(Elazig ),他們多穿著長袖白罩衫及背心,背心的質料及顏色往往和褲子相同。環繞腰際的是色彩斑斕且有緣飾的腰帶。背心則常被長袖的夾克取代,這種夾克的長度多至腰際,顏色或者與褲子相似,或者就是極為相對的顏色。在某些特殊場合,衣服的邊緣、背部及袖子會以金線或帶裝飾,而褲子的側邊及前部也會有相似的裝飾。

在土耳其許多地區最常見的型式是長袖、高領的夾克或外套,長度及膝。夾克的下擺部份分為三片,前面兩片,後面一片。為了工作或跳舞的關係,前面的一片常被摺進腰帶中,或是將前面的兩片摺至背部,固定在臀部的位置,後者常見於土耳其南部。在北部地區多魯姆省( Corum ), 前面的兩片常交錯而成類似圍裙的樣子。無論何種型態,夾克多是用有垂直線條且色彩豐富的布製成,與色調平淡、寬鬆的莎伐恰成鮮明的對比。

另一種常見的型態是一件長袖、長及足踝或小腿的大衣,而在大衣內穿上莎伐。這一型的變化很多,在土耳其的南部,靠近敘利亞邊境的城市加然得普( Gaziantop ),這兒的大衣下擺只到膝部, 且整體為白色,外面又多穿了一件黑色、花紋斑斕的短夾克。在依拉巴隆( Irabazon ),靠近黑海的北部地區,則有將下擺摺入腰際的穿法。

由於宗教與傳統習俗,土耳其男女在平時均不得任意露出頭髮,所以不分性別,終年都戴著可以遮住頭髮的頭飾,全身上下可以露出的部份只有「手」,直到近年,土耳其女人仍是以面紗或圍巾遮住臉龐。最常見的帽飾是圓形的土耳其氈帽,這是一種無邊、飾有黑色長纓的紅帽,而另一種常見的帽飾則是一種半圓形的帽子。無論是那一種帽子,在帽子上都會帶有一條面紗或絲巾垂下,這條絲巾或是垂在背後,或是繫在下巴附近。土耳其氈帽常用金、銀幣串成一串懸在額前。如果不戴氈帽,土耳其人也一定用各式長巾包裹住頭部。

軟皮製成的涼鞋「葉梅尼(yemeni)」是最常見的鞋子,在鞋子的前端有微微翹起。在土耳其南部,鞋子常為紅色,是最流行的一種,但並不適用於工作時穿著。

男子的長褲有三種型式:第一種是類似女子所穿的莎伐,寬鬆、常為黑色或藏青色;第二款為棕色或黑色,稱為「立夫卡( zivka )」,亦十分常見, 它在膝蓋處束緊,但在褲管有許多皺摺,尤其在背後部分;第三種是莎伐的變形,褲管僅及膝,膝部以下則是以綁腿取代。上身多是高領、白色、長袖襯衫,配合無袖的背心或短夾克。這夾克被稱為「沙貝肯( cepken )」,有時會用一些飾帶做襯托,在某些地區襯衫是條紋花色的。

一種紅色氈帽,並附有頭巾是最常見的。在一些地區,男士只戴頭巾,這頭巾有單色的,也有多色的,頭巾常打結並環繞著頭部。在黑海沿岸,「巴士里克( baslik )」最常見,它是由一條長黑圍巾繞在頭上,但在頭的兩側會露出像耳朵的兩端。土耳其男人多穿黑或褐色的葉梅尼鞋,但在黑海岸,軟皮靴則更常見。腰帶多是很寬的,且常在腰帶上再縛上一條同樣很寬的皮帶,這皮帶內便是各式武器插置的地方。

在土耳其亞洲部份西北部的布耳沙(Bursa ),這兒的男人跳著很有名的奇立克‧卡肯( kilic kalkan )舞,或戰鬥舞(以劍、盾作道具的舞蹈), 他們穿著早期奧圖曼帝國( Ottoman )的服飾,這種服飾在土耳其算是十分特殊的型式。深藍色的褲子幾乎是短褲,橘黃色的線條衫,藍色有吊袖的短夾克,深色的腰帶,再加上條紋布頭巾纏繞在氈帽上。軟皮鞋有十字交錯的蕾絲一直交縛至白色的及膝長襪上。

三、土耳其民俗服飾中的女性頭飾

Women’s Headdresses in Turkish Folklore

須文宏譯

1.來自哥薩克高地(Kozak Highland)的頭飾

即使在人跡罕至的安那托利亞(Anatolia)地區,傳統頭飾仍是今日土耳其女性日常服飾中不可缺的配件。在不同地方的傳統風俗下,土耳其女性頭飾有不同的形式,此外,在土耳其女性的一生中,從生到死,頭飾都是生活中不可缺的部份。

頭飾的形式隨女性的年紀、地位,有不同的變化,且各有不同的裝飾方式來表達人生不同的階段,諸如嬰兒、少女、新娘、新嫁娘、有孩子的母親、超過四十歲的女人、孩子去當兵的母親、祖母等,都各有她們不同的頭飾。

2.綁頭巾(Binding the head

在許多村莊,一種綁頭巾的儀式還是在女性結婚第一天的姊妹聚會中進行。

娘家在新娘頭飾上綴上許多金幣,是一種很普遍的作法。這些金幣顯然被視為新娘的財產,也可以當作男方家中經濟的支援,以便在需用時可以變賣花用。當然,這也是女方家族財富的象徵。

而一些銀製的裝飾,則相信是抵抗惡靈和壞運氣的護身符,也能讓穿戴的人身體健康強壯。

3.安卡拉頭飾(Ankara Headdress

安卡拉頭飾是一種很普遍的頭飾,許多地區都可見到。前端有約一英吋高的一排金幣,而上邊緣則是在黑色背景上以黃線刺繡,刺繡出一些安卡拉地區特有的主題圖案。在兩側則有以金幣綴成一串的耳環,而後面則是以黑色絲帶垂到腰際,把整個背部遮住,底端則以珊瑚、銀絲線、或白色珠子做裝飾。

這種頭飾的四週用深紅色、鋸齒紋的縐紗圍住,頭頂則是以鍍金絲線刺繡的黃色布料。

這裡舉例的頭飾已經有百年以上的歷史,而相同形式的頭飾仍可在今天的歐姑茲(Oguz)地區看見,它的基本材料是一種漿硬的絨面呢,或是一頂現成的土耳其毛氈帽(fez),而帽頂更是用紙板或皮革做強化的處理。

4.波德隆(Bodrum)地方的頭飾

這是一種類似無邊便帽(skullcap)的小頭飾,基本材料包含紅色的絨面呢,或是土耳其毛氈帽。帽冠部份則是以銀線紡出花朵的圖案。

這種頭飾四週是用洋紅色的細棉布(muslin)包圍,並以銀製的圓形小金屬片(sequins)懸掛在兩側。許多的鮮花插在細棉布的上端。頭飾由頂上垂下細繩直達腰部,其他同樣的銀絲帶則用來編頭髮。

5.凱雷斯(Keles)女子頭飾

這些頭飾顯得很高,往往是用毛線單針編織而成,最常用未經加工的羊毛(virgin wool)做為材料。

在頭冠上有彩色成串的金屬小圓片,並用紙板強化其結構。印有紅色圖案的細棉布在四週折疊,頭飾的前端則有三處以彩色金屬小圓片和一個kilim式的裝飾。在頭的兩側有一些以白色金屬圓片和乾燥康乃馨包裹的棉製小球,其中康乃馨可以提供芳香的氣息。年紀大的女性則不用康乃馨,這也意味著「我們的康乃馨時光已逝(Our carnation days are past)」。

在這一種頭飾內還有另一個頭飾,它是一種白色、類似無邊便帽的形式,有約一英吋寬的金屬小圓片縫在上面作為裝飾。這一頂戴在裡面的頭飾可以常常換洗,保持清潔。

年輕人的頭飾顯得華麗許多,不綁頭髮,且用成串的珠子垂下裝扮。

6.凱雷斯(Keles)新嫁娘的頭飾

這種頭飾比上一種頭飾要高一些,是用紅色的寬布料作成的毛氈帽。頭冠上以圓形小金屬片綴成三角形的圖案,以硬紙板強化結構,並用紅色三角巾纏成帶狀,圍在頭的四週。三角巾的尾端則垂下鋸齒形的金屬亮片。頭冠邊緣垂下的飾物也都是鋸齒形或圓形的金屬片。

新嫁娘(newly married bride)的頭髮用三角巾綁住,邊緣則以金屬片裝飾。當女孩走動時,這些金屬片不時輕觸臉頰,好像告訴大家這個女人剛結婚了。

7.哥薩克夏日牧場上的土庫曼(Turcoman)頭飾

這種頭飾同樣分為兩層。內層以絲和棉質花緞或條紋布製成。額頭上端以成串的金幣裝飾,每一串26個金幣。金幣的串數多寡象徵經濟地位的高低。有些頭飾上甚至有四串金幣,再加上一個馬德穆國王(Mahmundiye)的金幣置於眉間。白色手織的棉質三角巾纏繞在內層帽飾上,而整個以紅或藍色裝飾接縫布裝飾,並加上明亮藍色的圓形金屬片。銀製的裝飾則垂下來遮住新娘的臉龐。

8.哈達及山(Kazdagi Mountain)的頭飾

女性頭飾的形式變化,「結婚與否」是一個重要轉變。女孩或年輕女子,可以不帶頭飾,或依其喜好行事。但是,一旦結婚,女性就必須把自己拋回傳統的習俗當中,回復傳統當中應有的頭飾裝扮。

新郎和新娘都必須遵從傳統結婚儀式,準備好自己的頭飾,沒有人可以例外。社會地位和現實狀態十分重要,就像西方社會結婚後,總是在無名指上戴著結婚戒指一般,在土耳其,結婚的女人出門就必須穿戴起應著的頭飾,不可逾越。事實上,在土耳其許多地方,頭上裹有頭飾就是代表了結婚。

9.結婚女人的亞麻布綁(Linen band

亞麻布綁是用白色棉布由下顎開始包裹整個頭部的方式。只有結了婚的女人才會用亞麻布綁,單身、甚至訂婚的女人則不用。因此,只要看一眼亞麻布綁,就可以從它的形式知道她是哪一個家族的女人。訂婚的女人一般穿戴華麗的頭飾,但亞麻布綁是不會出現的。

10.訂婚女人的頭飾

如果女孩是單身、未定婚的,一般不戴頭飾。

結婚的女人一定要用亞麻布綁,尾端會接上裝飾的布料垂在身後,如下圖所見。

11.結婚女人的頭飾

不同顏色的縐綢纏繞在亞麻布綁上。許多地方都認為這些不同顏色的縐綢代表著彩虹。而縐綢的使用數量和顏色調配,則端賴穿者的自行搭配。

下一步則是綴上一條用銀色垂飾裝飾的刺繡頭巾,稱為伊爾梅克(ilmec)。這條頭巾從太陽穴附近連接上,一直延伸到下顎。頭巾有固定頭飾的作用,有意味著健康狀況。最後,則是以刺繡或金屬小亮片前後裝點,完成整個頭飾。

12.從背後看結婚女人的頭飾

不同的家族有不同的頭飾,女性的頭飾一般隨著夫家的傳統方式來做。在頭飾上的金飾有許多不同形式,各有不同的命名。通常穿戴不同金飾的土庫曼女人,可以看出他結婚的時間以及年齡。(完)

四、是 TURKIYE ,還是 TURKEY ???

須文宏譯

在一般稱土耳其仍習用英文名稱Republic of Turkey的同時,土耳其政府已於1992年起,開始使用TURKIYE這個字,作為正式的官方名稱。

這樣的改變,原因很簡單。只為了不要和「火雞」的名字混為一談。

「火雞」會被稱為「turkey」,是有原因的,絕非巧合,它的原因就跟印度人在土耳其被稱為「Hindistan」一樣[1]。在14世紀時,土耳其人首次到達美洲(the America’s)時,隨身帶了一隻「看起來很大的鳥(large bird looking)」,於是就以這隻鳥的名稱來稱呼土耳其,同樣的,在更早以前,印度人也是抱著同一隻鳥抵達土耳其的土地上。所以,這隻鳥的名字就自然而然的變成了這位新客人的稱呼了。

如果你查過一些百科全書、字典,會發現turkey這個字來源曾經經過一番的爭論。一部字典聲稱火雞被稱為turkey,確實與土耳其人有關。當然這不是指火雞這種動物確實發源自土耳其,而是在早期的土耳其人認為火雞源自土耳其,而首先給了這種動物「turkey」的名字。其實,在北美洲大陸老早就有火雞的存在了。

五、關於「希臘三大國舞」

許君慧整理

原刊於奧羅舞訊第35

1.屠夫樂--HASAPIKOS

HASAPIKO」這個字源自於「HASPIS」即中文「屠夫」的意思。希臘早期想要跳土風舞的人必需要是有錢又有閒的人,因為跳舞對他們來說是一項非常奢侈的活動,除非遇上慶典不然很少能有機會狂歡。而屠夫在當時即為有錢階級。早上作完生意,在下午這種懶洋洋的時刻常常三、五個好友一約,便在廣場聊天、消遣。久而久之便起了跳舞的念頭。隨著時光的流逝他們跳出了屬於他們自己味道的舞蹈、舞型。演變至今,大家便通稱他們所跳的舞蹈為「屠夫樂」。 

屠夫樂依照旋律的快慢我們可以分為慢屠夫樂(或是重屠夫樂)、中等屠夫樂以及快屠夫樂。這種舞蹈因發源於都市所以通常在都市的流行程度要比在鄉村高很多。傳統中的屠夫樂為比較個人化的舞蹈,因此它並不太具有社交的成份在裡頭。它通常都是三、五個好友自己共舞,與他們不熟的人通常不會主動下去共舞。因此它的舞型也就以三到五人不等的短列為主,面朝一定的方向,例如圓心亦或是觀眾;兩側舞者的手會側身與肩同高,隨著節奏彈指或是插腰,舞姿為搭肩的T型舞姿,但為了預防斷掉,他們的手常常會搭到鄰伴的頸後,如此則會較為緊密。而這種舞型早期只有男生在跳,但是隨著女權的高漲,它已不再限定在男性或是女性了。不過領舞者上基本上都還是由男性擔任。

2.卡拉瑪蒂諾士--KALAMATITOS

在談卡拉瑪蒂諾士之前我們先來談希爾托。

希爾托,原名「SYRTOS」(有時後面無S )。這個字的意思是移動某物而不去高舉它,因此我們可以把它轉譯成推或者是拉的動作,而再把它轉移成舞蹈時則為「引導鍊狀」而不去作跳躍的動作。一般我們則將它規劃在圓環舞的家族中。它的音樂類型為2/4拍或4/4拍。它是希臘最流行的土風舞,通常在慶典時把它當作開場用的舞蹈。它大部份都具有一些地方性的色彩,因此在每一個地區都有它不同的跳法,但基本上都是屬於一種簡易的舞蹈,也就是說你若不會跳舞也沒關係,只要你能走路你還是能夠下去和他們一起享受舞蹈的愉悅。它和屠夫樂正巧相反,是屬於非常典型的社交舞蹈。就因為希爾托非常簡單且流行,到處可見其蹤跡,所以通常我們都會在希爾托的舞名前後加上一些修飾的詞來加以辨識。例如在舞曲前加上某一個城市的名字或是步伐的名字甚至加上一個動作,那麼這首舞曲就是屬於這個城市、步伐的舞曲。通常舞者在跳希爾托時他們的動作都會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也就是保持在水平的狀態。當他的雙足在跟地面接觸時不會輕易的作一些高躍或是跳躍的動作。而領舞者通常會在行列的一端。在希臘地區的領舞者較一般國家的領舞者有點不一樣。通常當領舞者為了讓隊伍跳的有趣、特別一點時他會加上一些很特別甚至是高難度的動作,但有時基於領舞者本身想作秀的心裡,後面的舞者常會停下來和觀眾一樣一起欣賞領舞者的舞技,等到領舞者秀完歸隊後,大家再一起共舞。

通常在跳希爾托時若有女孩子在裡頭後則會以手帕或者是勾小指頭來與舞伴相牽,這種方式有可能是在古老的傳統裡男女不能相牽共舞而流傳下來的習俗,就算是要相牽共舞也得以最輕微的方式。

卡拉瑪蒂諾士,原名「KALAMATITOS 」。它的名字相傳是起源於一首相當著名的希爾托舞曲,因為它在歌詞中的第一行敘述到「KALAMATA」卡拉瑪卡城市的名字,所以說就把它這個城市特別引用出來成為希爾托的舞型之一,我們把它稱之為卡拉瑪蒂諾士。

卡拉瑪蒂諾士又稱十二步的希爾托,也就是它全部的動作剛好是12拍。它和希爾托之間我們可以用音樂的節奏來加以區分。前面我們提到希爾托是屬於4/4或2/4拍,而卡拉瑪蒂諾士它的節奏則為7/8拍,也就是說我們在跳希爾托的時候它所用的步伐是慢快快的一種形式,然後在跳卡拉瑪蒂諾士的時候也是用慢快快的形式,只是在希爾托裡面這個慢為2/4拍而快快各為1/4拍,然在卡拉瑪蒂諾士裡它的慢則為3/8拍,兩個快則各為2/8拍。

至於談到卡拉瑪蒂諾士為什麼會取代希爾托這中間就安插了一個非常優美動人的故事。

在西元1802年,希臘當時處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之下,在這一年裡希臘境內共分成好幾個小國,其中有一個國家稱之為阿爾巴尼亞王國,國王為阿里王。阿里王天性殘忍,非常專制,在他的境內所有老百性無不受其恐怖的統治,唯獨蘇里(SOULJ) 高原這個地區不受其管轄。在此高原中有一個村莊聯盟,這個聯盟在三百多年裡都不曾受降於土耳其,由此即可知這個聯盟抵抗外敵的力量有多大。然而這對阿里王來說就極為不舒服,欲除掉之心可說是相當的明顯,然而不管他派了多少軍隊圍攻皆攻不下來。最後他玩了一個詭計,騙村民要與之締結同盟合約,並將全村的男人拐騙出來將他們一舉擒殺。可憐的村民真的就如此天真的全被殺了。當村中男人全走後,村裡的婦女們並不因此而投降,她們依舊頑強的抵抗直到西元18031223日。這天這群老弱婦女們被圍在一個ZALONGO 的山頭。當她們面對彈盡糧絕的緊要關頭時她們首領的女兒要她們穿起祭典時的衣服,也就是一種紅色天鵝絨的服飾,以及戴上所有的首飾,然後一起高唱並跳著希臘的一種傳統圓環舞,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卡拉瑪蒂諾士。這時在歡樂的歌聲、愉快的舞步下所伴隨的卻是一種絕望的心境。然後這群婦女們將她們的小孩一個個丟下山崖之後,她們自己也在一個個可悲的旋轉中跳下斷崖。

3.查美哥--TSAMIKOS

這種舞蹈相傳是在希臘獨立戰爭時起源於色雷斯山區裡面,游擊隊在他們下山戰鬥時所跳的戰鬥舞蹈,用來激勵士氣。全舞充滿了戰鬥的意味。因為它是屬於戰鬥性的舞蹈,故常會有一些重踏或是彎屈的跳躍,以及一些HOPA的高叫聲。另外身體的舞蹈動作中還有一種屬於全身顫抖的舞蹈。一直到後來它逐漸轉變為這個山區牧人在趕羊而描寫羊群的一種舞蹈。但是到了城市之後它的步伐就變的緩慢、平穩下來。通常在跳這種舞時是以W的舞姿,雙手與肩同高與鄰伴相牽。

基本上這種舞蹈都是以六個小節為一個單位,也就是向右邊四個小節向左邊二個小節的基本型式。有時也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八個小節之類的。查美哥的起源亦有另一種說法。相傳它起源於西北部依比露斯的山區裡面,它是跟據某個城市的名字叫做「TSAMOURIA 」而來。此種舞蹈也是描述希臘與土耳其的戰爭故事。而此種說法則稱查美歌為「ARVANITIKOS 它的起源地則為阿爾巴尼亞的邊境。

六、希臘服飾

須文宏譯

原刊於希臘專輯

在希臘,有將近一半的人口是居住在鄉村的,他們利用自己所豢養的山羊或綿羊身上的毛,在家中自行紡紗編織成日常所穿的衣服。在馬其頓地區,由於四處栽植桑樹,養蠶業相當發達,相對絲織品也就多了。此外,亞麻織品也是希臘服飾中重要的材質之一。

1.女子服飾

東北方的服飾與保加利亞幾乎完全一樣。在工作服和裙子外面,罩著一件橫條紋的圍裙,或是深藍、黑色的及膝短袖衣,工作服的下擺還有刺繡作裝飾。外套是一件長袖夾克,腰部收緊,衣服上以金線或細絲線縫上裝飾的圖案。銀色腰帶,密織的襪子,軟皮涼鞋,並且有成串的錢幣掛在身前。頭巾有暗色的,也有花色斑斕的。帽子則是一種稱為「貝雷帽」的羊皮帽子,這是一種扁圓形的帽子,戴在頭上很緊,但質料很軟,一般他們在貝雷帽上會綴上一些黑色的長穗帶。

在波哥尼(Pogoni)區的圍裙,不像一般的圍裙圍在腰際,而是穿在臀部的位置,圍裙上沒有什麼花飾,顏色單調。相反的,在其他地區的圍裙,則多是有著條紋裝飾或花色班斕的。密接的長襪是白色或花色的,配上簡單的黑鞋或皮拖鞋,在鞋的前端都綴有黑色的絨球(pom poms)。頭巾的質料是絲或亞麻,他們或是用它來遮住臉龐,或者便把它穿戴垂在背後。

在中、南部,我們可以看見截然不同的希臘型態的服飾。長長的裙子是摹仿他們祖先寬鬆長袍而來的,質料的選擇很廣泛,包括絲、棉、亞麻都有,至於顏色的搭配,則是大膽而複雜,常常是運用藍、紅、綠、黃的搭配,加上金、銀線,或是細絲線在表面做圖案裝飾。往往在這件長裙外,會罩上一條圍裙。

阿馬利亞(Amalia)地區的女子服飾是一套經過特殊設計,並命名為「阿馬利亞皇后(Queen Amalia)」的服裝,現已成為該地區主要的傳統服裝形式。他們常以一些色調柔和的衣料來製作這件長及腳踝的長裙。以金線刺繡裝飾的夾克,穿在罩衫外面,一般我們所見到的服飾,花樣要簡單一些。紅色的頭巾上則一定垂著長長的絲帶。

在佩拉賀拉(Perahora)地區,女子則是著亞麻製的白色長袖服裝,滾黑邊,並在邊緣和袖子部份用橘色絲線做刺繡。圍裙較短,邊緣有黑色滾邊,圍裙上的刺繡也是黑色的。外套是黑色的,長度至臀部附近,袖子長度約只到手肘部份。帽子是貝雷帽,帽子上有兩條長穗帶垂在左側。腳上著白色長襪和以刺繡裝飾的拖鞋。脖子上則掛著由錢幣串起的項鍊裝飾。

一種常見的服飾型態就是長袖、合身的夾克。這件夾克的顏色和樣式隨著不同地區而有不同的變化,質料常使用天鵝絨或毛織品,刺繡及圖案則是用金線或細絲線來做。穿的時候,可以用腰帶在腰帶束緊,或者就是寬鬆地穿著。

阿第基 Attiki 翠凱立 Trikeri )、 和卡拉夠那(Karagouna )等地的服飾則是類似傳統希臘的形式。一件及踝、寬大有皺摺的裙子,外面還穿上長及膝蓋的外衣。這套衣服或者是白色的,或者是柔和的對照色,在腰部繫有腰帶。

2.男子服飾

希臘男子服飾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寬鬆的長褲為主,另一種則是以稱為「佛斯坦尼拉(foustanella )」的白裙為主。一般而言,男子的服飾設計簡單,用色黯淡,目的主要是在凸顯女子的服飾。每個地區都有他們的特點:在色雷斯地區,男子的褲子剪裁十分特殊,稱為「波特利(poutouri)」,這種褲子一般是羊毛質料、暗色系的,它的命名主要是由於它是來自「波特利亞(Poutouria )」這個地方。

在馬其頓地區,他們穿著一種稱之為「帕諾夫拉基(Panovlaki )」的服裝:長褲,外罩一件裙子。這種褲子在國內其他地方也可以見到,質料是棉或毛的,顏色則是白色,褲腳一般紮入綁腿或是顏色明亮的密接長襪中。而另外一種寬鬆的長褲,稱為「夫拉卡(vraka )」,則是在各島嶼間十分普遍。

在佩洛攀尼斯(Peloponnese )、阿提卡(Attica)和其他地區,男士的傳統服飾便是以白色的「佛斯坦尼拉」為主了。佛斯坦尼拉是由阿爾巴尼亞的軍人引進希臘的,由於穿著起來行動很方便,所以立刻為希臘軍人所接受。裙子的質料是白色亞麻,由於表面常常塗有油脂以達到防水的功能,所以裙子的顏色一般不會是純白色的,而是帶著灰灰的顏色。平常工作時,他們仍是以著長褲為主,「佛斯坦尼拉」主要是在星期天才穿。

一種稱為「幾雷基(gileki)」的短背心非常普遍,平時穿的「幾雷基」,由於工作的關係,樣式很簡單,也不做裝飾,但在慶典上穿著的「幾雷基」,則有刺繡作裝飾。這一類的背心,一般是無袖的,但在一些地方,像是南部的佩洛攀尼斯,就會有兩條寬鬆的袖子從肩部垂下。裡面穿的襯衫是寬袖子,但在袖口有收緊的樣式,平時工作時穿的襯衫,顏色很隨意,但慶典時則一定為白色。腰上是一條很寬的腰帶,在馬其頓地區,老年人的腰帶是黑色的,年輕人則是暗紅色,新郎的腰帶上則另外會繞上一圈由錢幣串成的腰帶。

腳上穿的鞋子有兩種,一是靴子,另一則是綴有絨球的鞋子。平時穿的襪子是黑色或黑白相間的,到了慶典時,則被一些顏色亮麗的襪子給取代。

帽子是圓形的無邊帽,質料多為羊毛、天鵝絨、毛氈,而顏色多為黑色。另外,土耳其氈帽也非常普遍,一般是黑色的,綴有長長的纓帶。


[1] 在土耳其,火雞的名稱是Hindi